第1集
1948年春,刚刚解放的东北滨江市,百废待兴。光天化日之下,一名报社记者被射杀在了中共滨江市政府附近的街道上!死者系头部一枪毙命,所用子弹为苏制莫辛纳甘狙击步枪子弹,应是训练有素的专业狙击手所为。中共东北局社会部负责人周远翔指派刑侦高手张汉超、刚从四野侦查部队来到社会部的神枪手杨诚、刑侦技术专家王黎生在第一时间赶到了滨江市,决意找出枪击案的背后元凶。<BR>与此同时,南京洪公祠1号的保密局大楼里,保密局局长毛人凤与参加完三一七会议的刘志强密会,告知滨江的解放令蒋介石雷霆震怒,下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搞乱滨江。滨江市,经过排查和群众举报,一个叫孟庆祥的保密局特务被抓获,他对自己枪杀记者的事实供认不讳,对案件的还原和现场的之人也严丝合缝,案情似乎可以就此宣告结案。但当张汉超站在孟庆祥交代的开枪位置360度巡视时,意外发现此处用望远镜和瞄准镜,能够清楚地看到中共滨江市政府大楼的正门,不禁陷入了沉思。<BR>滨江市副市长祁振江将军亲自主持了记者的追悼会,声言要与滨江的黑恶势力斗争到底,并宣布将杀害记者的凶手孟庆祥押赴刑场,执行枪决!张汉超在追悼会上看见了祁振江身上穿的与记者类似的水貂皮帽子和呢大衣,悚然一惊,意识到敌人的真正刺杀目标是祁振江,孟庆祥必须留下活口,他急忙朝刑场赶去……
第2集
张汉超终于在最后一分钟,制止了对孟庆祥的枪决。在刑场的生死关头走了一遭的孟庆祥,在专案组强大的心理攻势之下,最终交代了自己在记者枪击案中其实只是一个望风的角色,真正的狙击手其实是保密局滨江本组的组长李秋生!李秋生是保密局有名的狙击手,滨江解放后他转入地下,一直在暗中实施搞乱滨江社会治安的活动。专案组根据孟庆祥交代,扑向李秋生的住址,但那里早已人去楼空。<BR>公安方面侦听到敌人电台活动频繁,但一直没有找到敌台的具体位置。李秋生在撤离滨江之前才知道自己错将《滨江日报》的一个记者当成祁振江给射杀了,真正的祁振江安然无恙。无奈之下,他命手下分散继续潜伏,寻机再次刺杀祁振江。<BR>张汉超不顾一向亲民的祁振江反对,坚持为祁振江配备专车,凡出门时必乘汽车,警卫员必须24小时不离将军左右。祁振江曾经在东北的白山黑水坚持了14年的抗战生涯,他对张汉超的严密安保措施不以为然,认为抗战14年日本人度没拿他怎么样,现在滨江已经在人民的手中,几个保密局的小泥鳅翻不起大浪!祁振江的轻敌让张汉超隐约感到担心。<BR>中央社会部派来的电讯高手终于来到了滨江,小组成员都很高兴又有新哥们儿加入,哪知对方居然是一个才24岁的年轻姑娘李文蕾,大家顿时傻了眼。<BR>李文蕾毕业于苏联新西伯利亚311高级情报学校,她的到来,使专案组如虎添翼。虽然没有电讯侦听车巡回侦听,但李文蕾采取分区断电和入户查电表的传统方法,仍然很快锁定了敌特电台活动的大致范围。李秋生不得不仓促撤离,他撤退时意外留下的言情小说《秋海棠》的封面,引起了专案组的警觉。
第3集
随着与刘志强电台联系难度的加大,李秋生急于求成,于是花重金买通了市政府司机班的人,寻机下手。但因专案组每天都为祁振江制定了不同的行车路线和上下班时间,使特务们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下手机会。一天,在得知祁振江要去中苏友好协会开会之后,李秋生和手下锁定了祁振江汽车必须经过的路口,决定半路设伏,将祁振江乱枪打死。<BR>幸亏专案组提前分析了路线,一改往常祁振江坐第二辆汽车的习惯,让他临时改乘了第一辆汽车,并嘱咐开车的司机碰见任何意外情况都不要停车。一直全速前进。<BR>敌人果然对第二辆汽车的后座疯狂射击,好在后座无人,第一辆汽车的司机按照专案组的安排全速前进,敌人在10多秒钟打出的所有子弹,除了让一位司机受轻伤外,其余人员竟然全都安然无恙!李秋生又连续设计派手下打入政府部门行剌和在礼堂举行会议时乱中行刺,但皆因专案小组防范严密,接连失败,还损失了不少人手。刘志强对李秋生的擅自行动很不满意,觉得他每次行动都太过草率仓促,不但难以成功,反而会让共产党加强警戒,增加暗杀难度,让李秋生等人先蛰伏下来,待他筹谋更加切实可行的刺杀计划。于是,滨江本组突然停止了一切活动蛰伏起来。敌人停止活动,让专案组一时没有了行动方向。张汉超决定引蛇出洞,于是有意识地给出诱饵,透露出某天祁振江将外出去一家俄式西餐厅见工商界代表,共商滨江工商业的未来。李秋生如果急于立功,就一定会有所动作。